豆豆來我們家多久單眼就玩了多久
前後玩DSLR的時間很好記
當初決定要敗單眼除了自己喜歡拍照之外
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養了豆豆之後
才決定給他敗下去
然後陸續也順便拉著一些人一起跳入這個坑
不過每每一想到底片機
倒是一直對它保持著距離
依賴數位相機慣了
按快門的當下不能即時顯示
一想到這點對於底片機就卻步了些
在Leica工作一年多來
也結交了不少Leica愛好者
一位好友聽聞我正著迷於傳統底片機時
便抓了一台LEICA M6 classic Titanium
外加一顆Leica Summicron-M 50/2 ASPH.
不論是過去的底片機或是現行的數位機身
Leica M系列機身最特別的就是機頂上面這一塊
RF 連動測距對焦系統
M6字樣旁的小框是測距觀景窗
下方R字樣的撥桿則為迴片鈕
迴片前須先將撥桿推至R的位置
才能開始進行迴片
黑色圓盤打開後是電池室
就算是沒裝電池依然不影響拍攝
因為電池只是供測光系統使用
半透明的為框線觀景窗
最外部的則為取景用的觀景窗
從觀景窗搭配下方的框線撥桿
可看到有三組不同的框線在做切換
迴片時先將上面提到的迴片撥桿推至R位置後
即可使用迴片桿開始迴片
這個步驟對我來說也是玩底片機的樂趣之一吶
背面則為底片室及ISO感光度的轉盤
底片買感光幾度的
機身就要記得將ISO跟著作設定
每拍一張照就要利用上片桿重新上片一次
我好愛Leica這上片及按下快門時那清脆的聲音吶
Leica M系列的相機
從頭到尾都是在德國手工組裝完成
德國的手工藝真的是棒到沒話說
查了一下這台的序號
大約是1996年所生產的機器
M6 鈦版的較一般常見的黑機或銀機不同的是
機身蒙皮是採鴕鳥皮製作
裝底片時須先將底蓋打開後
底片由下方推入底片室中
背蓋打開後即可看到底片齒孔是否有卡進機身的齒輪
這樣在上片時才能正確的帶動底片
期待真能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認真的去拍照
之前曾在FB上留過這段話
因為有時候真的會不知道自己在拍甚麼
盲目拍的結果
就是越多的待修照片在硬碟裡
然後文一直沒產出來XDD